【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制藥裝備頭部東富龍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公司作為一家提供制藥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性制藥裝備服務商,始終秉持“專業技術服務于生物醫藥”的使命,聚焦制藥工業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探索“創新藥物制造模式”,打造“先進的藥物制造平臺”,踐行制藥裝備與制藥工藝的融合及創新,努力實現智慧藥廠交付者的愿景等。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利好政策持續出臺,生物醫藥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萬億元。
當然,制藥工業也存在一些壓力與挑戰,需要上游制藥裝備企業共同攻克。例如,隨著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藥企普遍面臨成本控制的壓力,需要制藥裝備企業持續創新研發,打造更高效、智能的設備,助力降本增效。
再比如,隨著節能環保成趨勢,制藥企業也在加快綠色轉型,通過持續創新和應用綠色制造技術,引進節能環保的新型制藥設備,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制藥裝備企業需要持續優化工藝,改進設備,滿足藥企的新需求。
此外,醫療反腐深化及常態化后,產業正加速朝著高質量創新發展,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尤其是傳統藥企會利用AI、大數據、5G等新型技術賦能大健康產業,整個生物醫藥產業都將加速升級。
業內認為,當前,國內生物制藥裝備以及耗材在高端領域仍存在依賴進口的情況,國產替代空間巨大,行業將向著“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目標發展。接下來,國產制藥裝備企業應以更積極的姿態投身醫藥產業升級過程中,擁抱更具挑戰的未來,持續支持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以東富龍、楚天科技等為頭部的藥機企業已經圍繞制藥裝備智能化方面布局,部分企業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
例如,楚天科技近年來成立了一系列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技術企業,在卡脖子技術、多學科交叉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生物制藥核心工藝裝備、高分子材料、細胞與基因治療技術等多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同時,在傳統制藥領域,為吸入劑、植入劑、透皮吸收制劑、核藥等新型制劑打造了智能化設備,為公司開辟了新產品賽道。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8.53億元,同比增長6.33%;歸母凈利潤3.17億元。
東富龍堅守“專業技術服務于生物醫藥”的使命,圍繞“系統化、國際化、數智化的發展戰略,為全球客戶提供具有前瞻性及競爭力的生物工藝、制劑、工程整體解決方案、食品工程等系統解決方案。公司今年3月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在制造業智能化、數智化和信息化升級背景下,公司通過引進行業內高端人才,建立研發、中試放大、規模生產的主流生物制藥自控的技術平臺,保證公司快速穩定發展,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42億元,同比增長3.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00億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