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由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創新戰略研究院)完成的《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報告》指出,廣州產業鏈布局完整,產業規模增速高,覆蓋了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藥以及醫療設備和器械等多個細分領域。規上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超20%。
《報告》還指出,廣州創新藥與醫療器械發展取得突破。其中新藥獲批受理共119件。Ⅲ類醫療器械獲批65件,已連續三年增速超過20%。此外,42家生物醫藥企業進入“廣州獨角獸”榜單,具有很強的行業競爭力。
據了解,如今廣州生物醫藥正在快速發展,另有數據指出,2017年起,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陸續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域內的醫藥頭部企業包括阿斯利康、龍沙、康方生物、百濟神州、恒瑞醫藥等。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聚集國內外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企業超3500家,生物醫藥領域上市企業18家,營收超2000億元,生物醫藥產值突破450億元,占廣州生物醫藥產值約60%。2023年,廣州市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產業總產值達1178億元,是廣州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對于廣州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其背后離不開廣州政策支持。如2024年1月4日,《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審議通過。該《措施》提出在項目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階段,按“一事一議”原則,市、區共同給予人才獎勵、研發和產業化獎勵、投資入股、貼息貸款等全鏈條支持,最高支持額度50億元,支持期限最長5年,并對項目用地、規劃、審評審批,以及企業產品進出口等開設專門服務通道。此外,對國家重大戰略科技力量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建設,單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可達1億元。除研發外,針對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的產業化落地,《措施》也提出對生物制品、1類中藥、2類高端中藥、1類化學藥品、2類高端化學藥品以及取得第三類、第二類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并實現產業化的項目,經評審,按項目總投資的10%給予后補助支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展望未來,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廣州將立足灣區、面向世界,聚焦主要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改革帶動、創新帶動、開放帶動,堅持強化頂層設計、堅持創新突破、堅持創新資源集聚、堅持打造產業生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好全市產業園區規劃布局,統籌好全市政策資源,不斷深化港澳合作,大力推動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集聚發展、生態化發展、國際化發展,奮力打造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與產業發展高地。
此外,對于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上述《報告》還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如廣州應強化生物醫藥基礎研究與核心技術供給;應完善產業集群服務配套體系;要優化產業支撐服務平臺資源集中管理協同機制;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營造創新氛圍環境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