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80余家公司提前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有15家公司預計2023年凈利潤至少翻倍,包括三生國健、力生制藥等藥企在內。
三生國健表現亮眼。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全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0.14億元,同比增長22.84%;實現歸母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大增500.35%。
對于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三生國健稱,主要包括:核心產品益賽普加快市場滲透,新產品賽普汀持續放量以及腫瘤、眼科在研藥物向沈陽三生授權獲得收入。
其中,益賽普是國內風濕病領域頭款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自上市后銷量快速增長,給三生國健帶來了主要的營業收入。2020年以來,受疫情以及競品增多等因素影響,益賽普銷量大幅下滑,這也使得三生國健在2020年出現虧損超2億元的情況,此后兩年凈利潤雖扭虧,但尚未超過2018年3.7億元實現凈利潤的水平。而從2023年業績數據來看,目前三生國健的盈利水平正在加快恢復。
賽普汀是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創新抗HER2單抗,是一款抗腫瘤產品,已于2020年12月28日獲準列入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得到持續放量,增長勢頭良好。三生國健2023年6月曾在接受調研時表示,賽普汀隨著在醫保報銷層面增加患者對藥品的可及性,并且隨著醫保政策的公布,將會準入更多醫院,公司也會快速抓住機遇增加醫院的覆蓋,賽普汀2023年度仍將處在快速上量的階段。
此外,2023年4月26日,三生國健發布公告稱,為了進一步聚焦核心優勢資產,優化公司產品管線,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臨床開發風險,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將公司抗腫瘤項目602、609、705、眼科601A項目及丹生醫藥707項目授予給沈陽三生;將重組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注射液(304R)項目所產生的所有化合物及其成為藥物后的其他在全球范圍內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沈陽三生,技術轉讓費為9930萬元。
通過剝離腫瘤管線,三生國健更加專注于自免賽道的戰略轉型。目前其在研自免藥物管線中,抗IL-17A人源化單克隆抗體(“608”)、抗IL-1β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613”)、抗白介素4受體alpha(IL-4Rα)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611”)部分適應癥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針對適應癥包括中重度斑塊銀屑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以及成年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等較為常見的自免疾病。其中,抗IL-17A單抗(“608”)臨床試驗已于2023年末到達主要終點,進度在國內同類型藥物中居前。
國內自免疾病藥物市場空間龐大,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數據顯示,中國自身免疫疾病藥物市場有望快速增長,由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2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預測,到2030年,中國自免藥物市場規模2030年有望達到近250億美元,較2020年實現十倍增長。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