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創新藥、創新器械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行業穩健增長可期。有機構建議重點布局享受創新支持政策紅利的高創新藥械品種,例如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賽道、ADC(抗體偶聯藥物)和雙抗賽道、電生理及內窺鏡等創新醫療器械賽道。
其中,GLP-1,即胰高血糖素樣肽-1,是一種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編碼,并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肽類激素,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并抑制食欲,延緩胃內容物排空等。據悉,自2005年頭一款GLP-1受體激動劑藥物艾塞那肽上市以來,全球已有超10款GLP-1受體激動劑產品上市。其中,在國內批準上市的藥物包括貝那魯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利拉魯肽、艾塞那肽微球、度拉糖肽、聚乙二醇洛塞魯肽、司美格魯肽等。
有機構表示,隨著糖尿病市場及減重市場對GLP-1產品的需求量激增,GLP-1藥物市場需求巨大,據預計,到2030年,針對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的GLP-1藥物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以諾和諾德為例,時至今日,司美格魯肽儼然成為其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根據諾和諾德今年一季報顯示,司美格魯肽支撐起了諾和諾德約2/3的營收,三款相關產品共計實現營收422億丹麥克朗(折合匯率約60.81億美元)。
據了解,當前GLP-1頭部企業還加強開發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以外的適應證,包括心血管風險代謝性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慢性腎病(CKD)、睡眠呼吸暫停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對于ADC藥物領域,有報告指出,受益于ADC藥物相較傳統小分子藥物更精準的靶向,以及相較單抗藥物更寬的治療窗口,ADC藥物市場有望實現快速增長;而且ADC藥物的技術路徑明確,且商業化確定性較高。
有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ADC藥物的市場價值預估約為97億美元,到2028年,全球ADC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此外有數據預測,2022年到2030年,中國ADC市場規模預計由8億元增長至6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2.8%。
據悉,截至目前,已有多個中國企業參與研發的ADC藥物進入后期臨床階段。如科倫博泰和華東醫藥的ADC產品都已在國內獲得審批受理。其中,華東醫藥從ImmunoGen引進的ImmunoGen引進的ADC新藥索米妥昔單抗注射液有望于2024年獲批上市;科倫博泰的一款靶向TROP2的ADC藥物則有望成為中國獲批上市的國產創新TROP2-ADC。
當前ADC賽道十分火熱,同時雙抗賽道也風生水起。據悉,2023年,全球新增4款雙抗藥物獲批上市,越來越多布局雙抗的藥企開始進入收獲期。與此同時,雙抗藥物市場規模也來到了新的高度,12款藥物的全年銷售額達到了83億美元。不過也有人士指出,雙抗賽道和ADC賽道的發展趨勢,也有所不同。如ADC賽道中的國內藥企正在崛起,而雙抗賽道還未形成國內藥企加速進場的局面。
在電生理及內窺鏡等創新醫療器械賽道,當前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如有數據統計,全球電生理設備市場規模呈現穩步擴張的態勢,2024年全球電生理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440.5億元,預計刀2030年,這以市場規模將達到625.4億元,2024-2030期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6.02%。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