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AI醫療被認為是“下一個黃金賽道”,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該領域,近期國外消息頻頻。
當地時間3月18日,諾和諾德基金會(諾和諾德背后的企業基金會)宣布將與英偉達合作,在丹麥建造一臺名為Gefion的AI超級計算機,該計算機將運行英偉達的AI技術,主要目標是發現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可供丹麥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研究人員使用。
據悉,該計算機將于2024年年底前做好試點項目的準備,并將安置在丹麥國家AI創新中心。
根據Eviden的聲明,Gefion是一個大型英偉達DGX Super POD,由191個英偉達DGX H100系統(獨立計算機系統)組成,共有1528個英偉達H100 Tensor Core GPU和382個英特爾Xeon Platinum CPU,通過英偉達Quantum-2 InfiniBand網絡平臺連接。它將包括來自DDN的存儲。
在英偉達2024GTC大會上,有90場活動與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相關。英偉達方面強調了利用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機會,透露英偉達來自醫療保健的收入已經超過10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并且市場機會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達到數千億美元。會議召開的同時,英偉達還宣布了與醫療保健公司Hippocratic AI的合作,旨在提供生成式AI護士,每小時工資僅為9美元。Hippocratic宣傳如何利用廉價的人工智能代理,通過視頻通話向患者實時提供醫療建議,從而降低人工護士的成本。
受AI醫療概念大熱的影響,A股市場上,貝瑞基因、塞力醫療均拿下三連板,潤達醫療漲停,泓博醫藥、藥石科技等紛紛跟漲。
券商普遍認為,AI醫療板塊值得重點關注。方正證券研報表示,國內醫療AI應用主要落地在制藥、影像、輔助決策等場景,醫療IT廠商一方面對醫院信息管理架構進行調整,以適應智能化應用的運行;另一方面,借助于醫療領域垂直大模型,實現從問診到治療全流程的決策輔助。
中郵證券研報指出,“AI+醫療”是大勢所趨,能多維賦能醫藥全產業鏈。從發展前景看,AI醫療已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在AI藥物研發、疾病診斷及篩查、AI醫療影像、AI手術
機器人、CDSS與病種質控、醫學數據智能平臺等細分應用場景全面滲透,且能夠多維觸達醫藥行業的藥品研發、藥品生產制造及醫院端診療等全產業鏈。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其市場規模在2025年有望達385億元,2020-2025年CAGR達46%。
國金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市場高度關注人工智能在醫藥領域的投資機會,醫療+AI領域值得重點關注:醫療設備和器械、藥物研發賦能、大健康領域應用。AI助力精準高效臨床診斷,提升整體診療水平,多家醫療公司先后在影像設備中布局AI技術應用。目前手術機器人是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重點方向;AI持續賦能藥物研發,目前國內多家醫藥和CRO公司已經布局AI+新藥研發的相關領域,隨著應用的不斷成熟和落地,預計將顯著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