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的“以藥養醫”格局下形成的牢不可破的藥品購銷利益鏈條,在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中如何打破堅冰?一些社會民眾疾呼進行“醫藥分家”改革,以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廣西玉林市*人民醫院從去年6月起,探索實施“藥房托管”的藥品采購新形式。一年多來醫院業績不降反升,患者購藥享受到實惠,醫藥公司利潤得到保證,商業賄賂發生的空間被大幅度擠壓,呈現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改革劍指藥品購銷利益鏈
近年來各地各級醫院在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方面采取了許多措施,比如實行醫德醫風考評檔案管理,實行處方點評制度、藥品使用動態監控、超常預警制度等等,但群眾反映強烈的“大處方”、濫用藥、“紅包”、“回扣”、醫藥代表漫天飛等現象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藥品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例(藥占比)居高不下。
藥品招標采購雖然在平抑藥價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并未帶來預期的實惠。追究其根源,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現行的藥品購銷體制中購銷環節較多,其“利益鏈”還是無法切斷,容易滋生藥品虛高定價。
2008年6月,玉林市*人民醫院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實施“藥房托管”。玉林市*人民醫院院長官英勇說,“藥品托管”是一種新的改革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將“采購權”實行外包,意圖在于斬斷醫院、醫生在藥品采購環節可能存在的利益鏈,zui大限度擠壓藥品價格水分,讓患者受惠,同時使得醫院、醫生不能直接介入藥品采購,避免出現“紅包”、“回扣”等商業賄賂的風險。
“兩權分離”“三個不變”
據官英勇介紹,“藥房托管”zui大特點是實行“兩權分離”和“三個不變”:“兩權分離”即藥房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有權歸醫院,經營權交給受托方;“三個不變”指醫院藥房的產權、藥劑科的職能和藥房人員身份不變。醫院的試點工作大致分三部分進行:
一是通過公開招標、專家評審和職代會投票,篩選受托醫藥公司。從19家報名公司中,初步篩選出6家較為雄厚的醫藥公司,然后由專家組對這些公司的業績、管理、資質等逐一審查。醫院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由職工選出zui終中標的3家醫藥公司,與院方簽訂托管協議。
免責聲明